䩐字的意思和解釋
䩐
⾰部 共12畫 左右結構 U+4A50 CJK 擴展A區
䩐字概述
〔䩐〕字拚音是(hū,jí,gé),部首是⾰部,總筆數是12畫。
〔䩐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革乞)組成。
〔䩐〕字倉頡碼是TJON,五筆是AKFN06 AFTN98 AFTN86 。
〔䩐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4A50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擴展A區),十進製:19024,UTF8:E4A990。
䩐的意思
䩐 hū ㄏㄨ
基本解釋
◎緊捆。《集韻•沒韻》引《埤蒼》:“䩐,急漐縛也。”按:龍璋輯《小學蒐逸•埤蒼》注:“王念孫曰:‘當以《類篇》作𢴲,《玉篇》、《廣韻》並雲:䩐,急擷也。䩐,束縛也,擷𢴲並胡結、下結二切,故二字通用。𢴲與縛同義,故雲𢴲縛。’”
䩐 gē ㄍㄜ
基本解釋
◎〔乾靼〕同“疙瘩”。《古今小説•臨安裏錢婆留發跡》:“他想著大樹本子上有幾個乾靼,好借腳力。”許政揚校注:“乾靼,同疙瘩。這裏指樹木上的瘤節。”
䩐字的翻譯
tie it tightly, to lead an ox, a wart; a pustule; a pimple, a round lump
コツ コチ ケキ キャ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