剸字的意思和解釋
剸
⺉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+5278 CJK 基本漢字
剸字概述
〔剸〕字拚音是(tuán,zhuān,zhuàn),部首是⺉部,總筆數是13畫。
〔剸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專刂)組成。
〔剸〕字倉頡碼是JILN,五筆是GJHJ,四角碼是5230.0。
〔剸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278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1112,UTF8:E589B8。
剸的意思
剸 zhuàn ㄓㄨㄢˋ
基本解釋
◎切肉貌。《廣韻•線韻》:“剸,切肉皃。”
剸的國語辭典解釋
剸 tuán ㄊㄨㄢˊ
詳細解釋
動
◎割截。
《禮記 · 文王世子》:“其刑罪則纖剸。”漢 · 鄭玄 · 注:“剸,割也。”《文選 · 王襃 · 聖主得賢臣頌》:“水斷蛟龍,陸剸犀革。”
剸 zhuān ㄓㄨㄢ
詳細解釋
副
◎獨斷。
《荀子 · 榮辱》:“信而不見敬者,好剸行也。”
剸的兩岸詞典解釋
剸 tuán ㄊㄨㄢˊ
詳細解釋
◎《書》割截;截斷。
水斷蛟龍,陸剸犀革(《漢書‧卷六十四‧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賈傳》)、末不銳則不入,刃不薄則不剸(《銀雀山漢墓竹簡 · 孫臏兵法 · 十陣》)。
剸字的翻譯
cut
Schrägstrich, Schmarre (S, EDV)
タン セン き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