劚字的意思和解釋
劚
⺉部 共23畫 左右結構 U+529A CJK 基本漢字
劚字概述
〔劚〕字拚音是(zhǔ),部首是⺉部,總筆數是23畫。
〔劚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屬刂)組成。
〔劚〕字倉頡碼是SILN,五筆是NILJ。
〔劚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29A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1146,UTF8:E58A9A。
劚的意思
劚 zhú ㄓㄨˊ
基本解釋
◎古同“斸”。
詳細解釋
動詞
1.用砍刀、斧等工具砍削。
劚,斫也。從斤,屬聲。 《說文》。按,似斤,其首如鉏。所謂以狐父之戈劚牛矢也。 《荀子 · 榮辱》。注:“刺也”蓮可折,木可劚,癡骨千年同一束。 譚嗣同《三鴛鴦篇》
劚玉如泥(形容刀刃極其鋒利)
chop;
2.掘;挖。
明年劚地令熟,還於槐下種麻。 《齊民要術》
劚田(挖掘田土)
dig;
名詞
◎鋤一類的農具 美金以鑄劍戟,試諸狗馬,惡金以鑄鋤、夷、斤、劚,試諸壤土。——《國語》
hoe;
劚字的翻譯
cut
チョ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