吪字的意思和解釋
吪
⼝部 共7畫 左右結構 U+542A CJK 基本漢字
吪字概述
〔吪〕字拚音是(é,huā),部首是⼝部,總筆數是7畫。
〔吪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口化)組成。
〔吪〕字倉頡碼是ROP,五筆是KWXN,四角碼是6101.0。
〔吪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42A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1546,UTF8:E590AA。
吪的意思
吪 é ㄟˊ
基本解釋
①行動:“尚寐無~。”
②教化;感化:“周公東征,四國是~。”
③(鸞和鳳凰一類鳥)死。鳳靡鸞~。
④古同“讹”,錯誤。
⑤古同“哦”,歌唱。
詳細解釋
動詞
1.行動。
吪,動也。從口,化聲。 《說文》尚寐無吪。 《詩 · 王風 · 兔爰》如龍如鬼,或寢或吪。 《岐邠涇寧四州八馬坊碑頌》
move;
2.感化、教化。
周公東征,四國是吪。 《詩 · 豳風 · 破斧》
help to change by persuasion, setting an example,etc.;
吪 huā ㄏㄨㄚ
基本解釋
◎口開。
吪的國語辭典解釋
吪 é ㄟˊ
詳細解釋
動
1.行動。
《說文解字 · 口部》:“吪,動也。”《詩經 · 王風 · 兔爰》:“我生之後,逢此百罹。尚寐無吪!”唐 · 郤昂《岐邠涇寧四州八馬坊頌碑》:“如龍如彪,或寢或吪。”
2.感化。
《詩經 · 豳風 · 破斧》:“周公東征,四國是吪。”漢 · 毛亨 · 傳:“吪,化也。”
吪的兩岸詞典解釋
吪 é ㄟˊ
詳細解釋
1.《書》行動。
如龍如彪,或寢或吪(唐‧郤昂《岐邠涇寧四州八馬坊頌碑》)。
2.《書》感化。
周公東征,四國是吪(《詩經‧豳風‧破斧》)。
吪字的翻譯
move
mouvement
カ ガ 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