呔字的意思和解釋
呔
⼝部 共7畫 左右結構 U+5454 CJK 基本漢字
呔字概述
〔呔〕字拚音是(dāi,tǎi),部首是⼝部,總筆數是7畫。
〔呔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口太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呔〕字倉頡碼是RKI,五筆是KDYY,四角碼是6403.0。
〔呔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454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1588,UTF8:E59194。
〔呔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呔的意思
呔 dāi ㄉㄞ
基本解釋
◎歎詞,突然大聲招呼,使人注意。
詳細解釋
歎詞
1.促使對方注意的吆喝聲(多見於早期白話)
呔,狗奴!快些拿了頭來,就放你去! 《說嶽全傳》
2.另見 tǎi。
呔 tǎi ㄊㄞˇ
詳細解釋
形容詞
1.指說話帶外地口音。
(speak)with an accent;
2.另見 dāi。
呔的國語辭典解釋
呔 tai ㄊㄞ˙
詳細解釋
歎
◎促使對方注意的吆喝聲。
《戲考大全 · 珠簾寨》:“呔!將珠寶留下,放你過去!”
呔的兩岸詞典解釋
呔 t ㄊ˙
詳細解釋
◎吆喝聲。
呔!看招、呔!還不快把東西交過來。
呔 tǎi ㄊㄞˇ
詳細解釋
◎某些地區指說話帶著方言口音。
老呔兒。
呔字的翻譯
(Cant.) a necktie, a tire
ein lauter und plötzlicher Ruf oder Schrei, um Aufmerksamkeit auf sich zu ziehen (Int)
Peptid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