噣字的意思和解釋
噣
⼝部 共16畫 左右結構 U+5663 CJK 基本漢字
噣字概述
〔噣〕字拚音是(zhòu,zhuó,zhú,dú),部首是⼝部,總筆數是16畫。
〔噣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口蜀)組成。
〔噣〕字倉頡碼是RWLI,五筆是KLQJ,四角碼是6602.7。
〔噣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663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2115,UTF8:E599A3。
噣的意思
噣 zhòu ㄓㄡˋ
基本解釋
①鳥嘴。也作“咮”。
②星名。柳星的別名,南方朱雀七宿之一。
詳細解釋
名詞
◎鳥嘴。
噣,喙也。從口,蜀聲。與咮略同。 《說文》噣,口也。 《廣雅》畢噣也。 《詩 · 盧令箋》。釋文:“噣畢星名。”按,謂畢宿開張處如口也。”
中衍人麵鳥噣
bill;
噣 dú ㄉㄨˊ
基本解釋
◎畢星的別名。
噣的國語辭典解釋
噣 zhòu ㄓㄡˋ
詳細解釋
名
◎鳥嘴。
《史記 · 卷四三 · 趙世家》:“中衍人麵鳥噣。”
噣 zhuó ㄓㄨㄛˊ
詳細解釋
動
◎鳥啄食。
《戰國策 · 楚策四》:“黃雀因是以俯噣白粒,仰棲茂樹,鼓翅奮翼。”
噣的兩岸詞典解釋
噣字的翻譯
a beak; to peck; to order, enjoin upon
チュウ ショク ソク タク チョク トク トウ 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