塏字的意思和解釋
塏
⼟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+584F CJK 基本漢字
塏字概述
〔塏〕字拚音是(kǎi),部首是⼟部,總筆數是13畫。
〔塏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土豈)組成。
〔塏〕字倉頡碼是GUMT,五筆是FMGU,四角碼是4211.8。
〔塏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84F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2607,UTF8:E5A18F。
塏的意思
塏 kǎi ㄎㄞˇ
基本解釋
◎地勢高而乾燥:“處甘泉之爽~”(“甘泉”,地名;爽,明)。
塏的國語辭典解釋
塏 kǎi ㄎㄞˇ
詳細解釋
形
◎地勢高而幹爽。
《說文解字 · 土部》:“塏,高燥也。”《左傳 · 昭公三年》:“子之宅近市,湫隘囂塵,不可以居,請更諸爽塏者。”
塏的兩岸詞典解釋
塏 kǎi ㄎㄞˇ
詳細解釋
◎《書》地勢高而幹燥。
子之宅近市,湫隘囂塵,不可以居,請更諸爽塏者(《左傳‧昭公三年》)。
塏字的翻譯
high and dry place
ガイ カ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