搯字的意思和解釋
搯
⺘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+642F CJK 基本漢字
搯字概述
〔搯〕字拚音是(tāo),部首是⺘部,總筆數是13畫。
〔搯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扌舀)組成。
〔搯〕字倉頡碼是QBHX,五筆是REEG06 REEG98 REVG86 ,四角碼是5207.7。
〔搯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642F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5647,UTF8:E690AF。
搯的意思
搯 tāo ㄊㄠ
基本解釋
①掏;挖取。《説文•手部》:“搯,捾也。《周書》曰:‘師乃搯。’搯者,拔兵刃以習擊刺。《詩》曰:左旋右搯。”
②叩;擊。《國語•魯語下》:“請無瘠色,無洵挮,無搯膺。”
搯的國語辭典解釋
搯 tāo ㄊㄠ
詳細解釋
動
1.探取。
唐 · 韓愈《貞曜先生墓誌銘》:“及其為詩,劌目鉥心,刃迎縷解,鉤章棘句,搯擢胃腎。”
2.叩、擊。
《國語 · 魯語下》:“請無瘠色,無洵涕,無搯膺。”
搯的兩岸詞典解釋
搯字的翻譯
take out, pull out
extraire, tirer, creuser, dénicher
トウ たたく とりだす ぬ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