槊字的意思和解釋
槊
⽊部 共14畫 上下結構 U+69CA CJK 基本漢字
槊字概述
〔槊〕字拚音是(shuò),部首是⽊部,總筆數是14畫。
〔槊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朔木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槊〕字倉頡碼是TBD,五筆是UBTS,四角碼是8790.4。
〔槊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69CA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7082,UTF8:E6A78A。
〔槊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槊的意思
槊 shuò ㄕㄨㄛˋ
基本解釋
◎長矛,古代的一種兵器:“橫~賦詩”。
詳細解釋
名詞
◎(形聲。從木,朔聲。本義:古代兵器,即長杆矛) 同“矟”。長杆矛 此非孟德之困於 周郎者乎?…釃酒臨江,橫槊賦詩,固一世之英雄,而今安在哉?—— 宋· 蘇軾《前赤壁賦》
long spear;
槊的國語辭典解釋
槊 shuò ㄕㄨㄛˋ
詳細解釋
名
◎武器名。一種長矛。
《魏書 · 卷五八 · 楊播傳》:“不畏利槊堅城,唯畏楊公鐵星。”
橫槊賦詩。
槊的兩岸詞典解釋
槊 shuò ㄕㄨㄛˋ
詳細解釋
1.長矛類兵器名。
橫槊賦詩。
2.《書》古代一種博戲。
酒食罷無為,棋槊以相娛(唐‧韓愈《示兒詩》)。
槊字的翻譯
spear, lance
longue lance
サク ほ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