檖字的意思和解釋
檖
⽊部 共16畫 左右結構 U+6A96 CJK 基本漢字
檖字概述
〔檖〕字拚音是(suì),部首是⽊部,總筆數是16畫。
〔檖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木遂)組成。
〔檖〕字倉頡碼是DYTO,五筆是SUEP,四角碼是4893.3。
〔檖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6A96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7286,UTF8:E6AA96。
檖的意思
檖 suì ㄙㄨㄟˋ
基本解釋
①古書上說的一種樹,果實像梨而較小,味酸,可以吃:“山有苞棣,隰有樹~。”
②順:“伐楩柟豫樟而剖梨之,或為棺槨,或為柱梁,披斷撥~所用萬方,然一木之樸也。”
③古通“邃”,深邃。
檖的國語辭典解釋
檖 suì ㄙㄨㄟˋ
詳細解釋
名
◎植物名。一種果樹,果實似梨而較小,可食。
《爾雅 · 釋木》:“檖,蘿。”晉 · 郭璞 · 注:“檖,今楊檖也。實似梨而小,酢可食。”
檖的兩岸詞典解釋
檖 suì ㄙㄨㄟˋ
詳細解釋
1.植物名。喬木。高可達15公尺,葉片卵形至廣卵形,邊緣細鋸齒狀。花白色,4、5月開花,5-7朵組成繖房花序。10、11月結果,果實似梨而較小,黃色或綠色帶紅暈,富含糖類和果酸,除生食外,可加工成果脯、蜜餞、果酒或冰糖煎膏。也作“山梨”、“赤蘿”、“秋子梨”、“花蓋梨”。
2.《書》深邃。通“邃”。
檖字的翻譯
wild pear tree
(arbre)
スイ ズイ やまな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