渜字的意思和解釋
渜
⺡部 共12畫 左右結構 U+6E1C CJK 基本漢字
渜字概述
〔渜〕字拚音是(nuǎn,nuán),部首是⺡部,總筆數是12畫。
〔渜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氵耎)組成。
〔渜〕字倉頡碼是EMBK,五筆是IDMD,四角碼是3113.4。
〔渜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6E1C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8188,UTF8:E6B89C。
渜的意思
渜 nuǎn ㄋㄨㄢˇ
基本解釋
◎熱水:“~濯棄於坎。”
渜 nuán ㄋㄨㄢˊ
基本解釋
◎〔~水〕今中國河北省灤河的古稱。
渜的國語辭典解釋
渜 nuǎn ㄋㄨㄢˇ
詳細解釋
名
◎溫水。
《儀禮 · 士喪禮》:“浴用巾,挋用浴衣,渜濯棄於坎。”唐 · 賈公彥 · 疏:“潘水既經溫煮,名之為渜;已將沐浴,謂之為濯。”
渜的兩岸詞典解釋
渜 nuǎn ㄋㄨㄢˇ
詳細解釋
◎《書》溫水。
浴用巾,挋用浴衣,渜濯棄於坎(《儀禮‧士喪禮》)。
渜字的翻譯
ドン ゼン ネン ダン ナ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