瀸字的意思和解釋
瀸
⺡部 共20畫 左右結構 U+7038 CJK 基本漢字
瀸字概述
〔瀸〕字拚音是(jiān),部首是⺡部,總筆數是20畫。
〔瀸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氵韱)組成。
〔瀸〕字倉頡碼是EOIM,五筆是IWWG,四角碼是3315.0。
〔瀸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038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8728,UTF8:E780B8。
瀸的意思
瀸 jiān ㄐㄧㄢ
基本解釋
①泉水時流時止。
②浸漬。
③沾濕:“揚波不能~其羽。”
④和洽:“~於民心,遂於四方。”
⑤疾病互相傳染。
瀸的國語辭典解釋
瀸 jiān ㄐㄧㄢ
詳細解釋
動
1.浸漬、弄濕。
《淮南子 · 要略》:“瀸濇肌膚,被服法則。”晉 · 羊祜《雁賦》:“臨空不能頓其翼,揚波不能瀸其羽。”
2.消滅。
《公羊傳 · 莊公十七年》:“齊人瀸於遂。”
瀸的兩岸詞典解釋
瀸 jiān ㄐㄧㄢ
詳細解釋
1.《書》浸漬;浸泡;弄濕。
瀸濇肌膚,被服法則(漢‧劉安《淮南子‧要略》)、臨空不能頓其翼,揚波不能瀸其羽(晉‧羊祜《雁賦》)。
2.《書》消滅。通“殲”。
齊人瀸於遂(《公羊傳‧莊公十七年》)。
瀸字的翻譯
moisten, soak
セ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