牚字的意思和解釋
牚
⽛部 共12畫 上下結構 U+725A CJK 基本漢字
牚字概述
〔牚〕字拚音是(chèng,chēng),部首是⽛部,總筆數是12畫。
〔牚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𫩠牙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牚〕字倉頡碼是FBRMH,五筆是IPKT,四角碼是9024.0。
〔牚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25A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9274,UTF8:E7899A。
〔牚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三級字表中。
牚的意思
牚 chèng ㄔㄥˋ
基本解釋
①斜柱。
②桌椅等腿中間的橫木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斜柱。也作“樘”。
枝牚杈枒而斜據。 《文選 · 王延壽 · 魯靈光殿賦》
slanting pillar;
2.牚兒 。桌椅等腿間的橫木。
cross bar; horizontal timber across the legs of a chair or table;
3.另見 chēng。
牚的國語辭典解釋
牚 chēng ㄔㄥ
詳細解釋
名
◎斜柱。
《廣韻 · 去聲 · 映韻》:“牚,邪柱也。”《文選 · 王延壽 · 魯靈光殿賦》:“枝牚杈枒而斜據。”李善注引張載曰:“牚,眉梁之上也,各長三尺。”
牚的兩岸詞典解釋
牚 chèng ㄔㄥˋ
詳細解釋
1.斜撐著的支柱。
這堵牆靠根牚拄著。
2.桌椅等腿與腿中間的橫木,可增加牢固。
這把椅子斷了根牚。
牚字的翻譯
トウ チョ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