珙字的意思和解釋
珙
⺩部 共10畫 左右結構 U+73D9 CJK 基本漢字
珙字概述
〔珙〕字拚音是(gǒng),部首是⺩部,總筆數是10畫。
〔珙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𤣩共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珙〕字倉頡碼是MGTC,五筆是GAWY,四角碼是1418.1。
〔珙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3D9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9657,UTF8:E78F99。
〔珙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珙的意思
珙 gǒng ㄍㄨㄥˇ
基本解釋
①〔~桐〕落葉喬木,莖高二十米左右,亦稱“空桐樹”。
②古代玉器,大璧。
詳細解釋
名詞
◎大璧 珙,大璧也。——《玉篇》 【漢典】。
big jade;
珙的國語辭典解釋
珙 gǒng ㄍㄨㄥˇ
詳細解釋
名
◎大的璧玉。
《玉篇 · 玉部》:“珙,大璧也。”唐 · 韓愈、張籍、孟郊、張徹《會合聯句》:“朝紳鬱青綠,馬飾曜珪珙。”
珙的兩岸詞典解釋
珙 gǒng ㄍㄨㄥˇ
詳細解釋
◎《書》大的璧玉。
朝紳鬱青綠,馬飾曜珪珙(唐‧韓愈、張籍、孟郊、張徹《會合聯句》)。
珙字的翻譯
precious stone; county in Sichuan
arbre aux mouchoirs, gros disque de jade
キョウ コウ ク 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