痡字的意思和解釋
痡
⽧部 共12畫 半包圍結構 U+75E1 CJK 基本漢字
痡字概述
〔痡〕字拚音是(fū,pū,pù),部首是⽧部,總筆數是12畫。
〔痡〕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,可拆解為(⿸疒甫)組成。
〔痡〕字倉頡碼是KIJB,五筆是UGEY06 USI98 UGEY86 ,四角碼是0012.7。
〔痡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5E1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0177,UTF8:E797A1。
痡的意思
痡 pū ㄆㄨ
基本解釋
①疲勞致病:“我仆~矣。”
②危害:“作威殺戮,毒~四海。”
詳細解釋
動詞
1.形聲。從疒( chuáng ),甫聲。本義:過度疲勞;疲倦。
2.同本義。
痡痡,病也。 《說文》我仆痡矣。 《詩 · 周南 · 卷耳》毒痡四海。 《偽泰誓》痡,人疲不能行之病。 《爾雅 · 釋詁》孫注
tire;
3.危害,為害 。
痡毒(猶毒害)
harm; damage;
痡 pù ㄆㄨˋ
基本解釋
◎痞病。
痡的國語辭典解釋
痡 pū ㄆㄨ
詳細解釋
動
◎疲病。
《詩經 · 周南 · 卷耳》:“我馬瘏矣,我仆痡矣,雲何籲矣。”唐 · 李華《吊古戰場文》:“漢傾天下,財殫力痡。”
痡的兩岸詞典解釋
痡 pū ㄆㄨ
詳細解釋
◎《書》過度疲累的病。
漢傾天下,財殫力痡(唐‧李華《吊古戰場文》)、我馬瘏矣,我仆痡矣,雲何籲矣(《詩經‧周南‧卷耳》)。
痡字的翻譯
a disease; an ailment
ホ フ 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