瘣字的意思和解釋
瘣
⽧部 共14畫 半包圍結構 U+7623 CJK 基本漢字
瘣字概述
〔瘣〕字拚音是(huì,lěi),部首是⽧部,總筆數是14畫。
〔瘣〕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,可拆解為(⿸疒鬼)組成。
〔瘣〕字倉頡碼是KHI,五筆是URQC,四角碼是0011.3。
〔瘣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623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0243,UTF8:E798A3。
瘣的意思
瘣 huì ㄏㄨㄟˋ
基本解釋
①內傷致病:“譬彼~木,疾用無枝。”
②結塊;腫瘤。
③子宮下垂。
④高峻的樣子。
瘣 lěi ㄌㄟˇ
基本解釋
◎〔魁( kuí )~〕木根節或枝葉盤結的樣子。
瘣的國語辭典解釋
瘣 huì ㄏㄨㄟˋ
詳細解釋
名
◎傷病。
《說文解字 · 疒部》:“瘣,病也。”
形
◎高峻。
《史記 · 卷一一七 · 司馬相如傳》:“阜陵別島,崴磈崴瘣。”
瘣的兩岸詞典解釋
瘣 huì ㄏㄨㄟˋ
詳細解釋
1.《書》傷病。
譬彼瘣木(《詩經‧小雅‧譬比壞木傳》)。
2.《書》高峻。
崴磈崴瘣(《史記‧卷一一七‧司馬相如列傳》)。
瘣字的翻譯
カイ ライ エ 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