瘳字的意思和解釋
瘳
⽧部 共16畫 半包圍結構 U+7633 CJK 基本漢字
瘳字概述
〔瘳〕字拚音是(chōu,lù),部首是⽧部,總筆數是16畫。
〔瘳〕字結構是半包圍結構,可拆解為(⿸疒翏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瘳〕字倉頡碼是KSMH,五筆是UNWE,四角碼是0012.2。
〔瘳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633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0259,UTF8:E798B3。
〔瘳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瘳的意思
瘳 chōu ㄔㄡ
基本解釋
①病愈。
②損害,減損。
詳細解釋
1.形聲。從“疒”,表示與疾病有關。本義:病愈。
2.同本義。
其傷於縛者,即幸留,病數月乃瘳。 方苞《獄中雜記》
瘳恙(病愈);瘳健(病愈,恢複健康)
recover;
3.減損,損失。
君不度而賀大國之襲,於己也何瘳? 《國語 · 晉語二》
lose;
瘳的國語辭典解釋
瘳 chōu ㄔㄡ
詳細解釋
動
◎病愈。
《書經 · 說命上》:“若藥弗瞑眩,厥疾弗瘳。”《三國誌 · 卷二九 · 魏書 · 方技傳 · 華佗傳》:“而阿針背入一二寸,巨闕胸髒針下五六寸,而病輒皆瘳。”
名
◎損失、減少。
《國語 · 晉語二》:“君不度而賀大國之襲,於己也何瘳?”唐 · 李觀《上宰相安邊書》:“虜滋新謀,土失舊封,伊頃迄今,有加無瘳。”
瘳的兩岸詞典解釋
瘳 chōu ㄔㄡ
詳細解釋
◎《書》病愈。
若藥弗瞑眩,厥疾弗瘳(《書經‧說命上》)。
瘳字的翻譯
to be healed; to reform
entdecken, sich erholen
guéri
チュウ チュ リョウ いえ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