笲字的意思和解釋
笲
⺮部 共11畫 上下結構 U+7B32 CJK 基本漢字
笲字概述
〔笲〕字拚音是(fán),部首是⺮部,總筆數是11畫。
〔笲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竹弁)組成。
〔笲〕字倉頡碼是HIT,五筆是TCAJ,四角碼是8844.1。
〔笲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B32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1538,UTF8:E7ACB2。
笲的意思
笲 fán ㄈㄢˊ
基本解釋
◎古代一種圓形竹器:“婦執~棗栗自門入。”
笲的國語辭典解釋
笲 fán ㄈㄢˊ
詳細解釋
名
◎古代一種盛物的竹器。
《禮記 · 昏義》:“讚見婦於舅姑,執笲棗栗段修以見。”唐 · 陸德明《經典釋文 · 卷一四 · 禮記音義之四》:“笲,器名,以葦若竹為之,其形如莒,衣之以青繒,以盛棗、栗、腶修之屬。”
笲的兩岸詞典解釋
笲 fán ㄈㄢˊ
詳細解釋
◎《書》古代一種形製似筥的盛物竹器(常用於新婦向舅姑行贄禮)。
讚見婦於舅姑,執笲棗栗段修以見(《禮記‧昏義》)。
笲字的翻譯
basket
panier en osier des mariés
ハン ヘン ホン ボン ベ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