筤字的意思和解釋
筤
⺮部 共13畫 上下結構 U+7B64 CJK 基本漢字
筤字概述
〔筤〕字拚音是(láng,làng),部首是⺮部,總筆數是13畫。
〔筤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竹良)組成。
〔筤〕字倉頡碼是HIAV,五筆是TYVE06 TYVU98 TYVE86 ,四角碼是8873.2。
〔筤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B64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1588,UTF8:E7ADA4。
〔筤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三級字表中。
筤的意思
筤 láng ㄌㄤˊ
基本解釋
①古代車蓋的竹骨架。
②幼竹。
③〔蒼~〕青色,如“震為雷,……為~~竹。”
④竹叢。
筤 làng ㄌㄤˋ
基本解釋
◎古代一種儀仗,即華蓋。
筤的國語辭典解釋
筤 láng ㄌㄤˊ
詳細解釋
名
1.車後用竹子編成的篷蓋。
《廣韻 · 平聲 · 唐韻》:“筤,車籃。”
2.初生的嫩竹。參見“蒼筤”條。
筤的兩岸詞典解釋
筤 láng ㄌㄤˊ
詳細解釋
1.《書》幼竹。
斫筤。
2.《書》古代用竹子編製成的車蓋骨架。
3.《書》竹叢。
筤字的翻譯
young bamboo
jeune bambou
ロウ リョ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