篻字的意思和解釋
篻
⺮部 共17畫 上下結構 U+7BFB CJK 基本漢字
篻字概述
〔篻〕字拚音是(piǎo,biāo),部首是⺮部,總筆數是17畫。
〔篻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竹票)組成。
〔篻〕字倉頡碼是HMWF,五筆是TSFI,四角碼是8890.1。
〔篻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BFB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1739,UTF8:E7AFBB。
篻的意思
篻 piǎo ㄆㄧㄠˇ
基本解釋
①一種竹子,竹杆堅硬厚實,可做矛。亦稱“筋竹”。
②竹筍。
③竹門。
篻 biāo ㄅㄧㄠ
基本解釋
◎竹子生長的樣子。
篻的國語辭典解釋
篻 piǎo ㄆㄧㄠˇ
詳細解釋
名
◎一種中心堅實強勁的竹子。可製弓弩武器。
《文選 · 左思 · 吳都賦》:“柚梧有篁,篻簩 有叢。”李善˙注引劉逵曰:“篻竹大如戟槿,實中勁強。”
篻的兩岸詞典解釋
篻 piǎo ㄆㄧㄠˇ
詳細解釋
◎一種竹子。竹竿堅實強勁。可用以製作弓弩。
篻字的翻譯
ビョウ ヒョウ メ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