糉字的意思和解釋
糉
⽶部 共15畫 左右結構 U+7CC9 CJK 基本漢字
糉字概述
〔糉〕字拚音是(zòng),部首是⽶部,總筆數是15畫。
〔糉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米㚇)組成。
〔糉〕字倉頡碼是FDUCE,五筆是ORBT06 ORBT98 OQBT86 。
〔糉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CC9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1945,UTF8:E7B389。
糉的意思
糉 zòng ㄗㄨㄥˋ
基本解釋
◎同“粽”。《説文新附•米部》:“糉,蘆葉裹米也。從米,㚇聲。”《集韻•送韻》:“糉,角黍也。或作粽。”《太平禦覽》卷八百五十一引晉周處《風土記》:“俗以菰葉裹黍米,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,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,一名稯,一名角黍。”宋歐陽修《漁家傲》:“五色新絲纏角糉,金盤送,生綃畫扇盤雙鳳。”
糉字的翻譯
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
pouding, triangulaire de millet ou de riz
ソウ ス ちま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