紖字的意思和解釋
紖
⺯部 共10畫 左右結構 U+7D16 CJK 基本漢字
紖字概述
〔紖〕字拚音是(zhèn),部首是⺯部,總筆數是10畫。
〔紖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糸引)組成。
〔紖〕字倉頡碼是VFNL,五筆是XXHH,四角碼是2290.0。
〔紖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D16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2022,UTF8:E7B496。
紖的意思
紖的國語辭典解釋
紖 zhèn ㄓㄣˋ
詳細解釋
名
◎穿係牛鼻的繩子。
《禮記 · 少儀》:“牛則執紖,馬則執靮。”漢 · 鄭玄 · 注:“紖,所以係製之者。”
紖的兩岸詞典解釋
紖 zhèn ㄓㄣˋ
詳細解釋
1.《書》用來穿係牛鼻的繩子;後泛指牽引牲口的繩索。
圉人負紖,武士索鐵(《宋史‧卷四四一‧文苑列傳三‧路振》)。
2.《書》牽引靈車的繩索。
葬紖、執紖。
紖字的翻譯
a rope for leading cattle or horse
チン ジン イ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