紩字的意思和解釋
紩
⺯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+7D29 CJK 基本漢字
紩字概述
〔紩〕字拚音是(zhì),部首是⺯部,總筆數是11畫。
〔紩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糸失)組成。
〔紩〕字倉頡碼是VFHQO,五筆是XRWY06 XTGY98 XRWY86 ,四角碼是2593.0。
〔紩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D29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2041,UTF8:E7B4A9。
紩的意思
紩 zhì ㄓˋ
基本解釋
①縫,用針線連綴。《説文•糸部》:“紩,縫也。”《玉篇•糸部》:“紩,納也。”
②縫合的地方。明方以智《東西均•盡心》;“訹者,箴工刺繡,不見其紩者也。”
③用同“帙”。成套的書籍。明湯顯祖《紫簫記•㕛集》:“我相公玉笈金書,牙籤寶紩。”
④索。《玉篇•糸部》:“紩,索也。”
⑤經。《龍龕手鑑•糸部》:“紩,經也。”
詳細解釋
動詞
◎縫,用針線連綴 以布而無緣,敝而紩之,謂之襤褸。——《方言》 又
紩衣(縫補過的衣服) 【漢典】。
sew;
紩字的翻譯
to sew
absteppen, nähen , flicken, reparieren
チツ ジ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