紼字的意思和解釋
紼
⺯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+7D3C CJK 基本漢字
紼字概述
〔紼〕字拚音是(fú,fèi),部首是⺯部,總筆數是11畫。
〔紼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糸弗)組成。
〔紼〕字倉頡碼是VFLLN,五筆是XXJH,四角碼是2592.7。
〔紼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D3C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2060,UTF8:E7B4BC。
紼的意思
紼的國語辭典解釋
紼 fú ㄈㄨˊ
詳細解釋
名
1.亂麻。
《說文解字 · 糸部》:“紼,亂枲也。”清 · 段玉裁 · 注:“亂枲者,亂麻也。可以裝衣,可以然火,可以緝之為索。”
2.大的繩索。
《詩經 · 小雅 · 采菽》:“泛泛楊舟,紼𫄥維之。”漢 · 毛亨 · 傳:“紼,𫄴也。”孔穎達正義引孫炎曰:“𫄴,大索也。”
3.下葬時拉引靈柩入墓穴的繩索。《玉篇 · 糸部》:“紼,引棺索也。”。
《禮記 · 曲禮上》:“適墓不登壟,助喪必執紼。”
紼的兩岸詞典解釋
紼 fú ㄈㄨˊ
詳細解釋
1.《書》大繩。
泛泛楊舟,紼𫄥維之(《詩經‧小雅‧采菽》)。
2.《書》特指下葬時引靈柩入墓穴的大繩索。
適墓不登壟,助葬必執紼(《禮記‧曲禮上》)。
紼字的翻譯
large rope; rope attached to bier
câble, lier
フツ ブチ 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