絏字的意思和解釋
絏
⺯部 共12畫 左右結構 U+7D4F CJK 基本漢字
絏字概述
〔絏〕字拚音是(xiè,yì),部首是⺯部,總筆數是12畫。
〔絏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糸曳)組成。
〔絏〕字倉頡碼是VFLWP,五筆是XJXT06 XJNT98 XJNT86 ,四角碼是2590.6。
〔絏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D4F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2079,UTF8:E7B58F。
絏的意思
絏的國語辭典解釋
絏 xiè ㄒㄧㄝˋ
詳細解釋
名
◎拘係牽引用的繩索、韁繩。
《左傳 · 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臣負羈絏,從君巡於天下。”
絏的兩岸詞典解釋
絏 xiè ㄒㄧㄝˋ
詳細解釋
1.《書》(捆綁、牽引等用的)繩索、韁繩。
臣負羈絏,從君巡於天下(《左傳‧僖公二十四年》)。
2.《書》捆;拴。
絏繑而踵相隨(《管子‧輕重戊》)。
絏字的翻譯
rope, cable; reins; to tie up, bind
Leine, anleinen (S)
laisse
セツ セチ エ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