綎字的意思和解釋
綎
⺯部 共12畫 左右結構 U+7D8E CJK 基本漢字
綎字概述
〔綎〕字拚音是(tīng),部首是⺯部,總筆數是12畫。
〔綎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糸廷)組成。
〔綎〕字倉頡碼是VFNKG,五筆是XTFP,四角碼是2294.1。
〔綎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D8E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2142,UTF8:E7B68E。
綎的意思
綎 tīng ㄊㄧㄥ
基本解釋
◎古代佩玉上的絲綬帶:“濟濟多士,端委縉~。”
綎的國語辭典解釋
綎 tīng ㄊㄧㄥ
詳細解釋
名
◎佩玉的絲帶。
《說文解字 · 糸部》:“綎,係綬也。”《後漢書 · 卷六〇下 · 蔡邕傳》:“濟濟多士,端委縉綎。”
綎的兩岸詞典解釋
綎 tīng ㄊㄧㄥ
詳細解釋
◎《書》古人係佩玉的絲帶。
濟濟多士,端委縉綎(《後漢書‧卷六十下‧蔡邕列傳》)。
綎字的翻譯
silk braided cord
テイ ジョ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