綟字的意思和解釋
綟
⺯部 共14畫 左右結構 U+7D9F CJK 基本漢字
綟字概述
〔綟〕字拚音是(lì,liè),部首是⺯部,總筆數是14畫。
〔綟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糸戾)組成。
〔綟〕字倉頡碼是VFHSK,五筆是XYNY06 XYND98 XYND86 ,四角碼是2393.4。
〔綟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D9F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2159,UTF8:E7B69F。
綟的意思
綟 lì ㄌㄧˋ
基本解釋
①蒼綠色。金璽~綬。
②古書上說的一種草。
③量詞,中國唐、宋代絲麻的計量單位。
綟的國語辭典解釋
綟 lì ㄌㄧˋ
詳細解釋
形
◎青綠色。
《東觀漢記 · 卷四 · 百官表》:“印綬漢製公侯紫綬,九卿青綬。建武元年,複設諸侯王金璽𫄫綬,公侯金印紫綬。”
綟的兩岸詞典解釋
綟 lì ㄌㄧˋ
詳細解釋
◎《書》青綠色。建武元年,複設諸侯王金璽𫄫綬,公侯金印紫綬(《東觀漢記 · 卷四 · 百官表》)。
印綬漢製公侯紫綬,九卿青綬。
綟字的翻譯
レイ ライ レツ レチ も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