缞字的意思和解釋
缞
⺰部 共13畫 左右結構 U+7F1E CJK 基本漢字
缞字概述
〔缞〕字拚音是(cuī),部首是⺰部,總筆數是13畫。
〔缞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糸衰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缞〕字倉頡碼是VMYWV,五筆是XYKE,四角碼是2013.2。
〔缞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F1E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2542,UTF8:E7BC9E。
〔缞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三級字表中。
缞的意思
缞 cuī ㄘㄨㄟ
基本解釋
◎古代用粗麻布製成的喪服。
詳細解釋
名詞
◎形聲。從糸( mì ),衰聲。本義:古代喪服,用麻布製成,披在胸前) 同本義。亦作“衰” 。
縗斬(下邊緣不緝縫的喪服。同斬衰);縗墨(將喪服染成黑色。
hemp mourning gown;
缞 suī ㄙㄨㄟ
基本解釋
◎編鷺羽為衣。
缞 shuāi ㄕㄨㄞ
基本解釋
◎鷺首毛。
缞字的翻譯
sackcloth worn on breast during
vêtements de deuil, vêtements de deuil grossier de chanv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