翚字的意思和解釋
翚
⽻部 共12畫 上下結構 U+7FDA CJK 基本漢字
翚字概述
〔翚〕字拚音是(huī),部首是⽻部,總筆數是12畫。
〔翚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羽軍)組成。
〔翚〕字倉頡碼是SMBKQ,五筆是NPLJ,四角碼是1750.4。
〔翚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FDA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2730,UTF8:E7BF9A。
〔翚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翚的意思
翚 huī ㄏㄨㄟ
基本解釋
①飛翔。
②古書上指有五彩羽毛的雉。
詳細解釋
動詞
1.振翅疾飛。
翬,大飛也。 《說文》翬,習也。 《方言》若夫遊鷸高翬,絕翬逾斥。 《文選 · 張衡 · 西京賦》
fly;
2.舞動。通“挥”。
翬終葵,揚關斧。 《後漢書 · 馬融傳》
wave;
名詞
◎錦雞 伊、 洛而南,素質、五采皆備成章曰翬。——《爾雅》。 郭璞注:翬亦雉屬。言其毛色光鮮。
golden pheasant;
翚字的翻譯
pheasant; variegated; to f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