耎字的意思和解釋
耎
⽽部 共9畫 上下結構 U+800E CJK 基本漢字
耎字概述
〔耎〕字拚音是(ruǎn,nuò),部首是⽽部,總筆數是9畫。
〔耎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而大)組成。
〔耎〕字倉頡碼是MBK,五筆是DMJD,四角碼是1043.2。
〔耎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00E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2782,UTF8:E8808E。
耎的意思
耎的國語辭典解釋
耎 ruǎn ㄖㄨㄢˇ
詳細解釋
形
◎柔弱、柔軟。
《漢書 · 卷六二 · 司馬遷傳》:“仆雖怯耎欲苟活,亦頗識去就之分矣。”唐 · 李賀《南園》詩一三首之九:“泉沙耎臥鴛鴦暖,曲岸回篙舴艋遲。”
動
◎退縮。
《史記 · 卷二七 · 天官書》:“其已出三日而複,有微入,入三日乃複盛出,是謂耎。”裴駰集解引晉灼曰:“耎,退之不進。”
耎的兩岸詞典解釋
耎 ruǎn ㄖㄨㄢˇ
詳細解釋
1.《書》柔弱;柔軟。通“軟”。
仆雖怯耎欲苟活,亦頗識去就之分矣(《漢書‧卷六十二‧司馬遷傳》)、泉沙耎臥鴛鴦暖,曲岸回篙舴艋遲(唐‧李賀《南園詩》十三首之九)。
2.《書》退縮。
其已出三日而複,有微入,入三日乃複盛出,是謂耎(《史記‧卷二十七‧天官書》)。
耎字的翻譯
weak, pliable, soft, yielding
biegsam, gefügig
ゼン ネン よわ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