耷字的意思和解釋
耷
⽿部 共9畫 上下結構 U+8037 CJK 基本漢字
耷字概述
〔耷〕字拚音是(dā,zhé),部首是⽿部,總筆數是9畫。
〔耷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大耳)組成,造字法是會意字。
〔耷〕字倉頡碼是KSJ,五筆是DBF,四角碼是4040.1。
〔耷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037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2823,UTF8:E880B7。
〔耷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耷的意思
耷 dā ㄉㄚ
基本解釋
①〔~拉〕向下垂,如“~~著腦袋不吭聲”。亦作“搭拉”(“拉”均讀輕聲)。
②大耳朵。
詳細解釋
名詞
◎大耳朵 耷,大耳也。——《玉篇》
big-eared;
動詞
◎下垂 春蘭一下子耷下臉來。—— 梁斌《播火記》
droop;
耷的國語辭典解釋
耷 dā ㄉㄚ
詳細解釋
名
◎大耳朵。
《集韻 · 入聲 · 盍韻》:“耷,大耳曰耷。”
耷的兩岸詞典解釋
耷 dā ㄉㄚ
詳細解釋
◎大耳朵。
耷字的翻譯
ears hanging down
große Ohren
pendre
トウ チョ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