苇字的意思和解釋
苇
⺾部 共7畫 上下結構 U+82C7 CJK 基本漢字
苇字概述
〔苇〕字拚音是(wěi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7畫。
〔苇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韋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苇〕字倉頡碼是TQS,五筆是AFNH,四角碼是4452。
〔苇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2C7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479,UTF8:E88B87。
〔苇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。
苇的意思
苇 wěi ㄨㄟˇ
基本解釋
◎〔蘆~〕見“芦”。
詳細解釋
名詞
◎(形聲。從艸,韋聲。本義:蘆葦) 同本義。
葦,大葭也。 《說文》震為萑葦。 《易 · 說卦》
葦車(簡陋的柴車);葦杖(蒲鞭,用以施輕刑的草鞭子);葦索(一種用蒲葦編結而成的繩索。古代於年節時,將葦索裝結於門上,以祛除邪鬼、邪氣);葦茭(葦草編織的繩索);葦戟桃杖(用蘆葦做戟,以桃木製杖。為古代祛除惡鬼的物品);葦荻(葦苕。蘆葦);葦莞(葦草和蒲草。亦指這兩種草編成的席子);葦帶(用葦草編成的衣帶);葦笮(用葦草製成的繩索。笮,竹索);葦薄(葦席)
reed;
苇字的翻譯
reed
Schilf, Ried, Reet, Rohr, Schilfrohr (S, Bio), drängen, hetzen (V)
rosea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