菼字的意思和解釋
菼
⺾部 共11畫 上下結構 U+83FC CJK 基本漢字
菼字概述
〔菼〕字拚音是(tǎn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11畫。
〔菼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炎)組成。
〔菼〕字倉頡碼是TFF,五筆是AOOU,四角碼是4480.9。
〔菼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3FC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788,UTF8:E88FBC。
〔菼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三級字表中。
菼的意思
菼 tǎn ㄊㄢˇ
基本解釋
◎初生的荻。《爾雅•釋草》:“菼,薍。”
詳細解釋
名詞
◎初生的荻 大車檻檻,毳衣如菼。——《詩·王風·大車》 【漢典】。
a kind of reed;
菼的國語辭典解釋
菼 tǎn ㄊㄢˇ
詳細解釋
名
1.荻。
《詩經 · 衛風 · 碩人》:“鱣鮪發發,葭菼揭揭。”
2.介於青白之間的顏色。
《詩經 · 王風 · 大車》:“大車檻檻,毳衣如菼。”
菼的兩岸詞典解釋
菼 tǎn ㄊㄢˇ
詳細解釋
◎《書》初生的荻,似葦而小。
鱣鮪發發,葭菼揭揭(《詩經‧衛風‧碩人》)。
菼字的翻譯
rush or sedge
(English: 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)
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 (Amur silvergrass), Miscanthus sinensis (herbe)
タ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