葽字的意思和解釋
葽
⺾部 共12畫 上下結構 U+847D CJK 基本漢字
葽字概述
〔葽〕字拚音是(yāo,yǎo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12畫。
〔葽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要)組成。
〔葽〕字倉頡碼是TMWV,五筆是ASVF,四角碼是4440.4。
〔葽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47D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3917,UTF8:E891BD。
葽的意思
葽 yāo ㄧㄠ
基本解釋
①古書上說的一種草。
②(草)茂盛:“豐草~,女羅施。”
葽的國語辭典解釋
葽 yāo ㄧㄠ
詳細解釋
名
◎植物名。遠誌科遠誌屬,多年生草本。根由細根叢生而成。葉互生,平滑,呈線形或長橢圓形。五月開花,有不整齊之紫色花冠。果實略凹,呈扁球狀。俗稱為“遠誌” 。
形
◎草木茂盛的樣子。
《漢書 · 卷二二 · 禮樂誌》:“豐草葽,女羅施。”顏師古注引孟康曰:“葽,盛貌也。”《文選 · 左思 · 蜀都賦》:“皛䝙氓於葽草,彈言鳥於森木。”
葽的兩岸詞典解釋
葽 yāo ㄧㄠ
詳細解釋
1.植物名。多年生草本。葉互生,呈線形或長橢圓形。夏日開紫色蝶形花,果實呈扁球狀。根細叢生,可供藥用。俗稱“遠誌”。也作“棘蒬”。
2.《書》草木茂盛的樣子。
葽字的翻譯
type of grain, Polygala japonica
ヨ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