薟字的意思和解釋
薟
⺾部 共16畫 上下結構 U+859F CJK 基本漢字
薟字概述
〔薟〕字拚音是(xiān,liǎn,yán,kàn),部首是⺾部,總筆數是16畫。
〔薟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艸僉)組成。
〔薟〕字倉頡碼是TOMO,五筆是AWGW,四角碼是4488.6。
〔薟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59F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4207,UTF8:E8969F。
薟的意思
薟 liǎn ㄌㄧㄢˇ
基本解釋
◎葡萄科藤本植物的泛稱。以果熟時顏色不同而有白蘞、赤蘞、烏蘞莓等名稱。《説文•艸部》:“薟,白薟也。”《玉篇•艸部》:“薟,白薟,藥。”
薟 xiān ㄒㄧㄢ
基本解釋
①〔豨薟〕草名。菊科。一年生草本。《本草綱目•草部•豨薟》:“時珍曰:韻書:楚人呼豬為豨,呼草之氣味辛毒為薟,此草氣臭如豬而味薟螫,故謂之豨薟。”
②辛味。《集韻•沾韻》:“薟,辛毒之味。”
薟 yán ㄧㄢˊ
基本解釋
◎水中野韭。《集韻•嚴韻》:“薟,《字林》:冰中野韭。”
薟的國語辭典解釋
薟字的翻譯
vine
レン ケン コン ゲン ゴン カ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