螭字的意思和解釋
螭
⾍部 共16畫 左右結構 U+87AD CJK 基本漢字
螭字概述
〔螭〕字拚音是(chī),部首是⾍部,總筆數是16畫。
〔螭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蟲離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螭〕字倉頡碼是LIYUB,五筆是JYRC06 JYRC98 JYBC86 ,四角碼是5012.7。
〔螭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7AD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4733,UTF8:E89EAD。
〔螭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螭的意思
螭 chī ㄔ
基本解釋
①古代傳說中一種沒有角的龍。古建築或器物、工藝品上常用它的形狀作裝飾。~頭。
②古同“魑”,魑魅。
詳細解釋
名詞
◎(形聲。從蟲,離聲。本義:傳說中的一種沒有角的龍) 同本義 。古代建築或工藝品上常用它的形狀作裝飾。
項上帶著赤金盤螭瓔珞圈。 《紅樓夢》
螭頭(古代鍾鼎禮器、碑額、殿柱、殿階及印章等上所刻的螭形花飾);螭龍(傳說中無角的龍);螭蟠(如螭龍盤據);螭虎(龍與虎。比喻勇猛的將士)
hornless dragon in ancient folklore;
螭的國語辭典解釋
螭 chī ㄔ
詳細解釋
名
◎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動物。外形似龍而無角。建築或工藝品上常用此形狀做為裝飾。
《說文解字 · 蟲部》:“螭,若龍而黃,北方謂之地螻……或雲無角曰螭。”《楚辭 · 屈原 · 九歌 · 河伯》:“乘水車兮荷蓋,駕兩龍兮驂螭。”
螭的兩岸詞典解釋
螭 chī ㄔ
詳細解釋
◎古代傳說中一種沒有角的龍。
螭字的翻譯
a dragon whose horns have not grown; cruel
dragon sans corne (folklore)
チ みず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