褶字的意思和解釋

zhě,dié,xí

⻂部 共16畫 左右結構 U+8936 CJK 基本漢字

二級漢字 通用字

⻂ 部

16 畫

11 畫

左右結構

形聲字

4523454154132511

zhě,dié,xí

zip3

3726.2

U+8936

E8A4B6

LSMA

PUNR

褶字概述

〔褶〕字拚音是(zhě,dié,xí),部首是⻂部,總筆數是16畫

〔褶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衤習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

〔褶〕字倉頡碼是LSMA,五筆是PUNR,四角碼是3726.2

〔褶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936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5126,UTF8:E8A4B6

〔褶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

褶的意思

褶 zhě ㄓㄜˇ

基本解釋

衣服摺疊而形成的印痕。百~裙。

泛指摺皺重複的部分。~子。~皺。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形聲。從衣,習( xí )聲。本義:衣服折疊而形成的印痕。

2.同本義。

休將包袱做枕頭,…我隻怕幹時節熨不開皺。 《西廂記》卷底衣中。 清 · 魏學洢《核舟記》

百褶裙;褶紋(紋痕);褶祬(衣服上的折皺);褶褶(皺疊的樣子);褶縐(衣服上的皺紋);褶疊(折疊)

pleat; crease; wrinkle;

3.臉上的皺紋 。

褶皺

wrinkles; lines;

褶 xí ㄒㄧˊ

詳細解釋

名詞

1.褲褶服中的上衣 。始為左衽騎服,後亦改為右衽,用作常服、朝服。

褶衣(褲褶服中的上衣);褶褲(騎服)

court dress;

2.古代的一種便服 。

褶子(古代的一種便服。後常專指傳統戲裝中的一種便服,也作穿蟒袍的襯衣)

informal dress;

3.舊時女子的膝襪 。

褶褲(舊時女子的膝襪。也稱膝褲)

stockings;

4.另見 zhě。

褶的國語辭典解釋

褶 dié ㄉㄧㄝˊ

詳細解釋

即夾衣。中間無綿絮的雙層衣服。

《儀禮 · 士喪禮》:“襚者以褶,則必有裳。”《禮記 · 玉藻》:“禪為䌹,帛為褶。”漢 · 鄭玄 · 注:“褶,有表裏而無著。”

褶 zhé ㄓㄜˊ

詳細解釋

衣物上的皺折。

唐 · 張祜《觀杭州柘枝》詩:“看著遍頭香袖褶,粉屏香帕又重隈。”

褶 xué ㄒㄩㄝˊ

詳細解釋

動物名: (1)雀形目。似鵲,毛色黑而有文采,嘴、腳為紅色,尾巴長,性凶悍。也稱為“山鵲”。 (2)鳴禽類。形與文鳥相似,雄鳥頭部黑色,嘴圓錐狀,頰至喉側深紅色,背灰色,胸腹赤色,翼與尾黑色。雌鳥毛色淡,頰至喉側深紅色。

褶 xí ㄒㄧˊ

詳細解釋

(二)之又音。

褶的兩岸詞典解釋

褶 dié ㄉㄧㄝˊ

詳細解釋

《書》夾衣。

褶衣。

褶 zhé ㄓㄜˊ

詳細解釋

皺折。

褶裙、褶曲、皺褶。

褶 xué ㄒㄩㄝˊ

詳細解釋

1.《書》褲褶服中的上衣,後用作朝服、常服。

2.《書》古代一種騎服。

褲褶。

褶字的翻譯

pleat, crease, wrinkles

Falte (S)

pli, robe de cour (archaïque)​

シュウ チョウ ジョウ ジュウ かさね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