郛字的意思和解釋
郛
⻖部 共9畫 左右結構 U+90DB CJK 基本漢字
郛字概述
〔郛〕字拚音是(fú),部首是⻖部,總筆數是9畫。
〔郛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孚⻏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郛〕字倉頡碼是BDNL,五筆是EBBH,四角碼是2742.7。
〔郛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0DB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7083,UTF8:E9839B。
〔郛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郛的意思
郛 fú ㄈㄨˊ
基本解釋
◎古代城圈外圍的大城。~郭(外城)。
詳細解釋
名詞
◎(形聲。從邑,孚( fú )聲。從“邑”表示與城郭有關。本義:外城,古代指城圈外圍的大城) 同本義。
郛,郭也。字亦作垺。 《說文》城衛楚丘之郛。 《左傳 · 僖公十二年》城成郛。 《左傳 · 襄公十五年》伐宋,入其郛。 《左傳 · 隱公五年》
郛郭(外城。比喻保障)
outer city;
郛的國語辭典解釋
郛 fú ㄈㄨˊ
詳細解釋
名
◎外城。
《左傳 · 隱公五年》:“伐宋,入其郛,以報東門之役。”
郛的兩岸詞典解釋
郛 fú ㄈㄨˊ
詳細解釋
◎古代指外城,即在城的外圍加築的城牆。
郛字的翻譯
outer walls of city; suburbs
Vororte, Vorstädte (S)
banlieue
フ フウ くる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