鄒字的意思和解釋
鄒
⻖部 共12畫 左右結構 U+9112 CJK 基本漢字
鄒字概述
〔鄒〕字拚音是(zōu,jù),部首是⻖部,總筆數是12畫。
〔鄒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芻⻏)組成。
〔鄒〕字倉頡碼是PUNL,五筆是QBTB,四角碼是2742.7。
〔鄒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112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7138,UTF8:E98492。
鄒的意思
鄒 zōu ㄗㄡ
基本解釋
①中國周代諸侯國名,在今山東省鄒縣東南。
②姓。
鄒的國語辭典解釋
鄒 zōu ㄗㄡ
詳細解釋
名
1.國名。春秋時邾國,故址在今大陸地區山東省鄒縣地,戰國時改為鄒,為楚所滅。
2.姓。如明代有鄒允隆。
鄒的兩岸詞典解釋
鄒 zōu ㄗㄡ
詳細解釋
1.國名。春秋時邾國。在今山東鄒縣一帶,戰國時改為鄒,後被楚所滅。
2.姓。
鄒字的翻譯
a Zhou-dynasty state in modern Shandong
Zou (Eig, Fam), ein Nachname
(nom de famille)
スウ シュ シュウ ジ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