鍚字的意思和解釋
鍚
⾦部 共17畫 左右結構 U+935A CJK 基本漢字
鍚字概述
〔鍚〕字拚音是(yáng),部首是⾦部,總筆數是17畫。
〔鍚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金昜)組成。
〔鍚〕字倉頡碼是CAMH,五筆是QJGR,四角碼是8612.7。
〔鍚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35A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7722,UTF8:E98D9A。
鍚的意思
鍚 yáng ㄧㄤˊ
基本解釋
◎見“钖”。
詳細解釋
名詞
◎馬額上的金屬飾物。馬走動時發出聲響。
鍚、鸞、和、鈴,昭其聲也。 《左傳 · 桓公二年》。杜預注:“鍚在馬額…動皆有鳴聲。”
鍚麵(馬頭上的鏤金飾物。也叫“當盧”)
the ornaments on horse's forehead;
鍚的國語辭典解釋
鍚 yáng ㄧㄤˊ
詳細解釋
名
1.馬額上的金屬飾物,行動時會發出聲響。
《左傳 · 桓公二年》:“鍚鸞和鈴,昭其聲也。”晉 · 杜預 · 注:“鍚,在馬額。”
2.盾背上的金屬飾物。
《禮記 · 郊特牲》:“朱幹設鍚,冕而舞大武,乘大路,諸侯之僭禮也。”漢 · 鄭玄 · 注:“幹,盾也;鍚,傅其背如龜也。”
鍚的兩岸詞典解釋
鍚 yáng ㄧㄤˊ
詳細解釋
1.《書》馬額上的金屬飾物。
2.《書》盾牌背麵的金屬飾物。
3.《書》包車輪的鐵片。
4.古地名。在今河南杞縣。
5.古縣名。在今陝西白河縣東。
鍚字的翻譯
frontlet
ヨウ セキ シャク シ す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