龠字的意思和解釋
龠
⿕部 共17畫 上中下結構 U+9FA0 CJK 基本漢字
龠字概述
〔龠〕字部首是⿕部,總筆數是17畫。
〔龠〕字結構是上中下結構。
〔龠〕字倉頡碼是OMRB,五筆是WGKA,四角碼是8022.7。
〔龠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FA0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40864,UTF8:E9BEA0。
〔龠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龠的意思
龠的國語辭典解釋
龠 yuè ㄩㄝˋ
詳細解釋
名
1.樂器名。通常用竹管編成,形狀如笛而稍短,有三孔、六孔等的分別。也作“籥”。
2.量詞。古代計算容積的單位。
清 · 王念孫《廣雅疏證 · 卷八上 · 釋器》:“龠二曰合,合十曰升。”《漢書 · 卷二一 · 律曆誌上》:“量者,龠、合、升、鬥、斛也,所以量多少也。 ”
3.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龠的兩岸詞典解釋
龠 yuè ㄩㄝˋ
詳細解釋
1.吹奏樂器名。以竹管編成,形似排簫。有三孔或六孔之分。
2.量詞。古代用於計算容積。一千兩百粒黍子為一龠,兩龠為一合(ㄍㄜˇ gě)。
3.二一四部首之一。
龠字的翻譯
flute; pipe, ancient measure; Kangxi radical 214
Flöte, Kannelierung (S), Radikal Nr. 214 = Flöte
flûte, 214e radical
ヤク ふ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