巹字的意思和解釋
巹
⼰部 共9畫 上下結構 U+5DF9 CJK 基本漢字
巹字概述
〔巹〕字拚音是(jǐn),部首是⼰部,總筆數是9畫。
〔巹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丞己)組成。
〔巹〕字倉頡碼是NEMSU,五筆是BIGN,四角碼是1771.7。
〔巹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5DF9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4057,UTF8:E5B7B9。
巹的意思
巹 jǐn ㄐㄧㄣˇ
基本解釋
①恭敬地承受。《説文•己部》:“巹,謹身有所承也。”
②舒。《玉篇•己部》:“巹,舒也。”
③古代行婚禮用的酒器。其製破瓠為瓢,名“巹”,夫婦各執一瓢飲,稱“合巹”。《廣韻•隱韻》:“巹,以瓢為酒器,婚禮用之也。”
巹的國語辭典解釋
巹 jǐn ㄐㄧㄣˇ
詳細解釋
名
◎古時行婚禮所用的酒杯。
《禮記 · 昏義》:“合巹而酳。”唐 · 孔穎達 · 正義:“巹謂半瓢,以一瓢分為兩瓢,謂之巹,婿之與婦各執一片以酳。”
巹的兩岸詞典解釋
巹 jǐn ㄐㄧㄣˇ
詳細解釋
◎古代舉行婚禮時,新郎、新娘用的酒器。由一個匏瓜剖半而成,新郎、新娘各執一半。
合巹。
巹字的翻譯
coupe de vin nuptiale
キ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