瓷字的意思和解釋
瓷
⽡部 共10畫 上下結構 U+74F7 CJK 基本漢字
瓷字概述
〔瓷〕字拚音是(cí),部首是⽡部,總筆數是10畫。
〔瓷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次瓦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瓷〕字倉頡碼是IOMVN,五筆是UQWY,四角碼是3771.7。
〔瓷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4F7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29943,UTF8:E793B7。
〔瓷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一級字表中,屬常用字。
瓷的意思
瓷 cí ㄘˊ
基本解釋
◎用高嶺土燒成的一種質料,所做器物比陶器細致而堅硬。陶~。~瓶。~壺。~碗。~器。~磚。
詳細解釋
名詞
◎(形聲。從瓦,次聲。本義:用高嶺土燒製成的質料。也指瓷器) 同本義。
肴止於脯、醢、菜羹,器用瓷、漆。 司馬光《訓儉示康》
瓷碗;細瓷;瓷枕;瓷仙(瓷器的人物造像);瓷注(陶瓷茶壺)
china; porcelain;
動詞
◎〈方〉∶眼珠不動 嚴誌和彎下腰,瓷著眼珠盯著地上老半天。—— 梁斌《紅旗譜》
stare;
瓷的國語辭典解釋
瓷 cí ㄘˊ
詳細解釋
名
◎瓷土的主要成分為長石及石英,經燒製後,質地堅硬細致、光滑潤澤,呈白色半透明狀,可施以各種彩釉花紋稱為“瓷”。瓷與陶古或混而今有別,瓷質比陶質細致、堅硬。
《集韻 · 平聲 · 脂韻》:“瓷,陶器之致堅者。”《文選 · 潘嶽 · 笙賦》:“披黃包以授甘,傾縹瓷以酌酃。”
形
◎瓷質的。
瓷盤、瓷碗、瓷杯。
瓷的兩岸詞典解釋
瓷 cí ㄘˊ
詳細解釋
1.用高嶺土等燒成的一種材料,質地堅硬細致,多為白色。
瓷器、瓷釉、瓷土。
2.指瓷器。
單色瓷、青花瓷。
瓷字的翻譯
crockery, porcelain, chinaware
Porzellan (S)
porcelaine
シ ジ か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