筲字的意思和解釋
筲
⺮部 共13畫 上下結構 U+7B72 CJK 基本漢字
筲字概述
〔筲〕字拚音是(shāo),部首是⺮部,總筆數是13畫。
〔筲〕字結構是上下結構,可拆解為(⿱竹肖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筲〕字倉頡碼是HFB,五筆是TIEF,四角碼是8822.7。
〔筲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7B72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1602,UTF8:E7ADB2。
〔筲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筲的意思
筲 shāo ㄕㄠ
基本解釋
①一種盛飯用的竹筐。~箕。鬥( dǒu )~(喻才短量淺)。
②水桶。水~。一~水。
詳細解釋
名詞
1.形聲。從竹,肖聲。本義:盛飯的竹器。
2.同本義 。
筲子(竹製盛器);筲鬥(鬥筲。指容量小的盛器);筲籮(盛飯的竹籮);筲袋(竹製盛器)
bamboo basket for rice;
3.桶
水筲;筲桶(桶)
pail;
筲的國語辭典解釋
筲 shāo ㄕㄠ
詳細解釋
名
1.裝筷子的竹器。
清 · 王念孫《廣雅疏證 · 卷七下 · 釋器》:“筲,箸筩也。”
2.古代用來裝飯的竹器,可容納一鬥二升。
《新唐書 · 卷二二二 · 南蠻傳下 · 兩爨蠻傳》:“飯用竹筲摶而啖之,烏杯貯羹如雞彝。”唐 · 陸龜蒙《奉和襲美新秋言懷》詩:“白菌盈枯蘖,黃精滿綠筲。”
3.大陸北方地區一帶稱挑水的水桶為“筲”。
形
◎參見“鬥筲”條。
筲的兩岸詞典解釋
筲 shāo ㄕㄠ
詳細解釋
1.古代指一種竹製的圓形容器;也指淘米或洗菜的竹器。
鬥筲、筲箕。
2.竹、木等製成的水桶。
水筲、挑著兩筲水。
筲字的翻譯
basket, bucket
Eimer, Kübel (S), Korb für Reis (S)
seau, panier
ソウ ショウ サク めしび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