袷字的意思和解釋
袷
⻂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+88B7 CJK 基本漢字
袷字概述
〔袷〕字拚音是(qiā,jiá,jiā,jié),部首是⻂部,總筆數是11畫。
〔袷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衤合)組成。
〔袷〕字倉頡碼是LOMR,五筆是PUWK,四角碼是3826.1。
〔袷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8B7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4999,UTF8:E8A2B7。
〔袷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袷的古壯字釋義
袷
◎讀音hab 荷(包); 衣(袋)。[~ 袍]荷包; 衣袋。
袷的國語辭典解釋
袷 jiá ㄐㄧㄚˊ
詳細解釋
名
◎雙層無絮的衣物。
唐 · 李商隱《春雨》詩:“悵臥新春白袷衣,白門寥落意多違。”宋 · 文同《晚至村家》詩:“舊裾飄風采桑去,白袷卷水秧稻歸。”
袷 jié ㄐㄧㄝˊ
詳細解釋
名
◎古代交叉式的衣領。形製未甚明白,但近世出土的戰國時期銅、木雕像及俑像中,有不少衣領作交叉而方折向下的形製,或即為“袷”。
《禮記 · 曲禮下》:“天子視,不上於袷,不下於帶。”《禮記 · 深衣》:“袂圜以應規,曲袷如矩以應方。”漢 · 鄭玄 · 注:“袷,交領也,古者方領如今小兒衣領。”
袷的兩岸詞典解釋
袷 jiá ㄐㄧㄚˊ
詳細解釋
◎雙層的(衣被等)。
袷褲、袷襖。
袷 jiá ㄐㄧㄚˊ
詳細解釋
◎《書》古代交叉式的衣領。
天子視,不上於袷,不下於帶(《禮記‧曲禮下》)。
袷 qiā ㄑㄧㄚ
詳細解釋
◎參見【袷袢】。
袷字的翻譯
lined garment
liniert, liniiert
habit doublé
コウ キョウ あわ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