蹕字的意思和解釋
蹕
⾜部 共17畫 左右結構 U+8E55 CJK 基本漢字
蹕字概述
〔蹕〕字拚音是(bì),部首是⾜部,總筆數是17畫。
〔蹕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𧾷畢)組成。
〔蹕〕字倉頡碼是RMWTJ,五筆是KHJF06 KHJG98 KHJF86 ,四角碼是6615.0。
〔蹕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8E55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6437,UTF8:E8B995。
蹕的意思
蹕 bì ㄅㄧˋ
基本解釋
①古時帝王出行時,實施交通管製,禁止人車通行,稱為“蹕”。《史記·卷一○二·張釋之傳》:“縣人來,聞蹕,匿橋下。”《三國誌·卷一·魏書·武帝紀》:“夏四月,天子命王設天子旌旗,出入稱警蹕。”
②泛指帝王出行時止宿的地方。如。駐蹕。
蹕的國語辭典解釋
蹕 bì ㄅㄧˋ
詳細解釋
名
1.古時帝王出行時,實施交通管製,禁止人車通行,稱為“蹕”。
《史記 · 卷一〇二 · 張釋之傳》:“縣人來,聞蹕,匿橋下。”《三國誌 · 卷一 · 魏書 · 武帝紀》:“夏四月,天子命王設天子旌旗,出入稱警蹕。”
2.泛指帝王出行時止宿的地方。
駐蹕。
蹕的兩岸詞典解釋
蹕 bì ㄅㄧˋ
詳細解釋
1.《書》帝王出行時,開路清道,禁止通行。
警蹕、蹕路。
2.《書》指帝王的車駕或出行時的住所。
駐蹕。
蹕字的翻譯
clear way, make room for; clear street when emperor tours
dégager la voie pour le passage de l'empereur
ヒツ ヒチ ヒ ビ さきばら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