铠字的意思和解釋
铠
⻐部 共11畫 左右結構 U+94E0 CJK 基本漢字
铠字概述
〔铠〕字拚音是(kǎi),部首是⻐部,總筆數是11畫。
〔铠〕字結構是左右結構,可拆解為(⿰钅豈)組成,造字法是形聲字。
〔铠〕字倉頡碼是CUSU,五筆是QMNN,四角碼是8271。
〔铠〕字統一碼UNICODE是U+94E0,位於UNICODE的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(基本漢字),十進製:38112,UTF8:E993A0。
〔铠〕字在《通用規範漢字表》的二級字表中,屬次常用字。
铠的意思
铠 kǎi ㄎㄞˇ
基本解釋
◎〔~甲〕古代的戰衣,可以保護身體。簡作“铠”,如“鐵~”,“首~”。
詳細解釋
名詞
◎(形聲。從金,豈聲。本義:用以護身的鎧甲戰衣)同本義(用金屬薄片綴成)。
鎧,甲也。 《說文》。段注:“古曰甲, 漢人曰鎧。”古用皮,謂之甲,今用金,謂之鎧。 《周禮 · 考士記》疏禁民不得挾弩鎧。 《漢書 · 王莽傳》其鎧胄精良。 《新唐書 · 吐蕃傳》鎧胄皆镔鐵。 《閻典史傳》
鎧馬(鎧甲和戰馬。披有鎧甲的戰馬。也稱“鐵馬”);鎧騎(穿鎧甲的騎兵);鎧胄(鎧甲和頭盔);鎧襖(鎧甲袍襖)
armor;
铠字的翻譯
armor, chain mail
Panzer, Rüstung (S)
Armure (équipement)